李福贵在2024年7月开了个短视频账号,没过多久,粉丝数跟小山一样,直接蹭到了六百多万!
上个月李福贵刚在网上火了一把,那时候她的粉丝还只有五百万不到,结果不到一个月,她的粉丝量就像坐火箭一样猛增了一百多万!
这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小姐姐,拍的视频也没啥高深的技巧,结果短短时间就火到了流量顶端,究竟是啥秘密武器?
真诚才是“必杀技”
这几年来,有不少乡村生活的视频博主火了起来,其中“东北雨姐”就挺受欢迎的,然而没多久她的秘密被揭穿,原来她和家人都是剧本里的角色,生活也是演出来的。
有记者千里迢迢赶去采访,结果“雨姐”和她家人的小木屋早就空空荡荡,连个影子都没了。
不过在真相大白之前,雨姐的追随者已经破百万人了。
“雨姐”后头藏着一堆像这样的搞笑视频创作者,他们看上去搞定了记录农村生活这一门生意,但普通人却很难判断是真是假。
李福贵“火”了之后,记者们立马蜂拥而至,经过一番采访和调查,结果一查发现,除了他的名字是假的,其他的全都是真货!
李福贵的视频里,许多别人喜欢拿出来炒作的话题,他居然还故意不提,让人捉摸不透。
要是按照热门话题来说,李福贵身后的父母身体不太好,还有将近八十的爷爷。
每天还在扛着养家的担子,这些都是视频剧本里绝对能大肆发挥的素材,原本都可以成为李福贵的好料子。
可李福贵发的那一百来个视频,内容可真不是这么回事儿!
李福贵竟然选了最简单的过日子,视频全是她卖菜的趣事,主要展现她在农村和大爷大妈们的互动情景。
在李福贵的镜头下,有的人瞧见了自己年纪大的爹妈,有的人遇见了许久不见的老祖宗和老奶奶。
网友们也发现,有些人像他们一样,正用满满的温暖和家人唠嗑。
可能就是那一声声热乎乎的招呼,把不少人的心窝子给搅动起来了,或者说李福贵这份真心才是打开这个人气宝库的密码。
她是福贵 她也不是“福贵”
要说李福贵身上有啥特别吸引眼球的,估计就一条:这名字“李福贵”真是太抢眼了,实际上这位博主叫李亚云,真是个奇葩名字!
李亚云给自己起了个小说里男人的名字,还是个悲惨角色,估计是想在这当中找点生活的希望吧。
余华写的“福贵”,先是个混吃等死的小少爷,后来家庭四分五裂,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,最后竟然奇迹般地活过来了。
虽然最后身边只剩下一头老黄牛作伴,干啥都像是倒霉蛋,但这位“福贵”依旧对生活抱有希望,真是让人哭笑不得!
李亚云可能想当那种“福贵”,一辈子都在角落里跟命运玩捉迷藏,但偏偏又不被现实打趴下。
李亚云这个小姑娘,年纪轻轻就进了婚姻的围城,还是真刀真枪地闪电结婚!
对方事业有成,家庭条件也是杠棒的,当时她也许是年轻气盛,对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就像吃了个霉米,完全不在状态。
这段婚姻让李亚云心里像打了个五味瓶,越活越觉得和老公之间的距离像天上的星星,老公和丈母娘的冷嘲热讽也越来越明显,根本藏不住了。
要是当初丈母娘知道李亚云现在能当百万网红,估计当年的牛鼻子都得掉一地!
李亚云那段婚姻真是短暂得跟闪电似的,一年后她毅然决然地走了,痛苦中她明白了一个道理,生活还是得自己掌握。
哪怕就算再亲密的关系,咱也不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拴在别人身上!
李亚云刚回到农村时,连未来的方向都没摸透,她干过不少零工,做过各种杂活,甚至还摆摊卖煎饼,不过这些琐事让她感觉前途一片迷雾。
疫情一过,李亚云就开始玩短视频,边打工边琢磨拍摄和剪辑,慢慢找到了自己想拍的内容。
李亚云发现农村里不少老年人呆在家里时间太长,交通工具缺乏,腿脚也不灵便,想去买点东西得跑个一两个小时才能到集市上。
李亚云最后决定把所有精力都投到这帮人身上,每天五六点就爬起来去搞批发的小糕点和新鲜蔬菜,车子就停在村口,就为了让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们能方便点。
有的人为了流量拼命追,结果有的人却被流量搞得跟个小猫似的,恨不得找个地方藏起来!
李亚云一旦决定干这活,就开始以李福贵的名字折腾新生活,这不仅是她的工作,更是她的日常,谁都不想随便让自己的日子被搅和。
不过当流量冲到百万之后,李亚云突然意识到,自己的生活好像被一群狂欢的二货操控了!
6月23日,李亚云在家里招待那些远道而来的记者,听说从上个月起,她就像商场的试衣间,一直在接待各种各样的记者,有的想搞清楚事实,有的则是来吸引眼球的。
不过对李亚云来说,这些就像是顶着一头牛在追火车,痛苦得很!
李亚云就盼着能回到以前那种日子,像刚开始拍视频的时候那样悄声无息。
现在挣个几百块过日子不错,虽然卖菜赔钱,但能帮帮乡亲们,她心里还是乐滋滋的。
李亚云过得可滋润了,简直乐开花。
不过,前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,搞得李亚云心里不爽,甚至还有人对她蠢蠢欲动,这让她觉得特别像被骚扰了一样。
这位大老远跑来的追求者本身也是个拍短视频的家伙,得到李亚云的明白拒绝后,竟然没有继续死缠烂打,这可真是个不错的结局!
要是这种事儿频繁上演,那李亚云可真是得背上一大堆负担,心里咋能安生!
在这个短视频大潮中,有的人想靠它一夜爆红,找到那啥“流量密码”,也有的人只是想从中捞出一点儿生活的希望,“弱水三千只捞一瓢”,这既是克制,也是人类自我约束的表现。
[免责声明]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#图文打卡计划#
配资合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