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京时间6月24日上午,伊朗与以色列历经12天的激烈交火后宣布停火。然而这份被特朗普高调背书的"和平协议",在8小时后便因双方再度交火沦为笑谈。更戏剧性的是,当特朗普刚挂断与内塔尼亚胡的电话,以色列战机就直扑德黑兰,将这场"停火闹剧"推向高潮。
在这场荒诞剧背后,曾经被视作中东"抵抗之弧"核心的伊朗,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孤立困境。巴基斯坦在特朗普宣布停火后仅3小时,就火速更新声明表示"支持和平但拒绝与伊朗军事合作",这个月初还因击落以色列无人机一战成名的南亚强国,此刻选择明哲保身的态度格外刺眼。
中俄英法四大国的集体沉默更耐人寻味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用"尊重当事方自主选择和平道路"的外交辞令,延续着"不干涉内政"的传统。而俄罗斯的"冷眼旁观"则引发更大震动——就在半年前,普京还与伊朗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,如今却对昔日盟友遭袭无动于衷。
"伊朗就像个烫手山芋。"中东问题专家艾哈迈德·萨利姆一针见血指出。当以色列精准打击伊朗核设施的战略目标逐渐显露,这个内忧外患的伊斯兰共和国却暴露出致命短板:无法保护本国科学家安全,更无力援助盟友抵抗以色列打击。就在上周,也门胡塞武装遭空袭时,伊朗只发了条谴责推文。
特朗普的"面子工程"彻底崩盘后,白宫最新民调显示其支持率再创新低。分析人士认为,美国虽手握制裁大棒,但早已失去中东主导权。当被问及是否会派地面部队时,五角大楼官员支吾其词,印证了媒体"美国已无力重返中东泥潭"的判断。
夜幕下的德黑兰街头,抗议者高喊着"不要战争"的口号。这个曾自诩抵抗领袖的国家,此刻正独自吞咽苦果。正如某国际政论网站标题所言:"当盟友都成了旁观者,伊朗的孤独才刚刚开始。"
配资合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